有的孩子从初中就习惯旷课,有的家庭管教松散,父母忙打工顾不上。结果一到技校,环境一松,就容易出事儿。
管理方面,技校老师压力不小。学生多,老师少,学校经费也紧。不少地方技校是公办的,但师资力量跟不上。老师们管纪律时,往往只抓大放小。
打个比方,男生小打小闹斗殴,老师睁眼闭眼过去,只要不出大事。女生谈恋爱,只要不怀孕,就不算问题。这就是“男的不死、女的不生”的由来。
网上有老教师分享,说在技校干了几年,第一堂课就写这八个字,让学生记牢。意思是底线低到这份儿上,学校风气能好吗?
其实这反映了管理被动,老师们觉得学生难管,干脆定个最低标准,省事儿。但长远看,这害了孩子。学生没学到自律,出去社会更容易栽跟头。
暴力事件是技校乱象里最扎眼的。新闻里头时不时爆出职校打架致死的事儿。比如2023年2月,浙江仙居县一所职业中专发生群架,导致两人死亡,两人受伤。
起因是学生间小矛盾,升级成大规模斗殴。学校管理没跟上,事后才介入。类似事儿不止一桩。2016年,全国中小学包括职校在内,校园欺凌事件频发,国家教育部联合最高检等部门发文专项治理。
要求学校建防欺凌机制,老师及时干预。可执行起来,技校往往弱一些。学生多是留守儿童,父母不在身边,心理问题多。男生爱用拳头解决问题,女生有时卷入霸凌。
最高检2016年发布典型案例,有初中生被同学围殴致伤,学校责任人被追责。技校情况类似,男生宿舍打架常见,两个月一次都有人说。原因呢?生源差,管理松,加上青春期荷尔蒙作祟。
除了暴力,早孕早恋也是大问题。女生十五六岁进校,谈对象的事儿多。学校宿舍混住不严,异性进出容易。网友分享,说女生跑到男生宿舍过夜的事儿不稀奇。
结果呢,有的女生稀里糊涂怀孕,家长知道后闹到学校。老师们最怕这事儿,因为牵扯医疗和家庭纠纷。教育部2021年出《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》,要求学校加强性教育,防性侵害。
但技校落实咋样?不少地方还停在表面。女生怀孕后,学校往往劝退或让休学,影响一生。男生那边,抽烟喝酒成风,老师管不过来。
网上有技校毕业生回忆,说三年里头,班上女生有几个偷偷打胎的,男生打架进医院的也不少。这不是夸张,真实案例多。最高检数据,2016年到2020年,涉未成年人暴力案中,职校占比不低。
不过话说回来,不是所有技校都乱成一锅粥。现在国家推职业教育改革,2021年教育部发文,提升职校质量。要求提高入学门槛,严抓师德,建心理辅导室。
一些地方技校已经在变。比如加强宿舍巡查,禁异性随意进出。老师多组织活动,让学生学技能转移注意力。毕业生就业率上去了,风气自然好转。
网友在脉脉上分享,说有些技校现在像高中一样管得严,暴力事件少多了。但问题还在,基层学校执行力弱。家长也得负责任,孩子进技校后,多打电话问问情况,别光扔给学校。
接地气说,技校孩子多是农村出来的,父母打工,爷爷奶奶带大。进校后没人管,容易学坏。男生爱抽烟打游戏,女生追星谈恋爱。学校如果只求“男的不死、女的不生”,那就是在推卸责任。
真实案例,2024年11月,山西一艺术培训学校男生被围殴,进医院。虽不是纯技校,但职校类学校类似。最高检强调,学校要防欺凌,建举报渠道。老师发现苗头,得及时聊聊,别等出大事。
社会层面,大家得改观念。技校不是垃圾桶,是培养技工的地方。国家2024年推高职扩招,鼓励读技校。
最后,技校乱不乱,因校而异。但“男的不死、女的不生”这要求,暴露了底线太低。希望未来技校变成技能天堂,不是问题温床。孩子们的青春,别白费在乱七八糟的事儿上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